營口蓋州鐘鼓樓二樓已毀,中部為觀音閣,閣后為大慈殿、寶殿左右各有配殿。蓋州鐘鼓樓平面呈長方形,長37米,寬14米,由樓座與座上殿宇組成。鐘鼓樓上,東西為鐘鼓亭,中間為觀音閣,閣后為大雄寶殿,左右各有一配殿。樓座正中為券頂門洞,是城內南北方向上的交通要道。毗連的西北角,有山門一座,東向,門兩側各有一石雕獅子,此石獅比例準確,刀法流暢,堪稱石雕藝術品中的佳作。山門是上下樓的必經之路,由此拾級而上即進入鐘鼓樓。樓上青磚鋪地,四周圍以女兒墻,并設有向外排水的水槽。
正殿又稱觀音閣,硬山式,前出卷棚抱廈式建筑。上覆青瓦,下為朱色圓柱挺立。正殿兩側另有配殿、僧舍、枯木堂等建筑。正殿前,鐘亭、鼓亭分立兩側,另有清同治年間重修碑記兩塊。整個建筑古樸典雅,巍峨壯觀,反映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高超的建筑技藝。